【铭记】湖南博物院的哪些展品值得游客观赏?

  湖南博物是湖南省最大的历史艺术类博物馆,舍总面积6.3方米,其本陈列大楼方米,南方米,博物汨罗基地8896.3方米。

  湖南博物现有藏文物18万余件,尤以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商青铜器楚文物历代陶瓷书画和现代文物等最具特色。

  为了使这些文物瑰宝能在这座艺术殿堂得到充分展示,湘博人科学深入地挖掘文物的内涵,利用现代陈列艺术,精心打造了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和湖南人三湘历史文化陈列两个基本陈列和青铜陶瓷书画工艺4个专题展馆展示人类优秀文化遗珍。

   黄纱地印花敷彩直裾式丝绵袍

  西汉早期黄纱地印花敷彩直裾式丝绵袍,衣长132厘米,通袖长228厘米,袖口宽28厘米,腰宽54厘米。这件印花敷彩纱丝锦袍,形制为交领右衽直裾,袖筒较肥大,面料采用多色印绘工艺,花纹印制线条流畅,层次分明,完全突破了古代刺绣纹饰的束缚,为现存汉代妇女服饰的佼佼者。

  印花敷彩纱丝锦袍出土于马王堆一号汉墓,是迄今所见最早的印花与彩绘相结合的丝织品。它的面世,证实了文献记载的有关画衣画文的可靠性,反映出汉代印染加工技术的高超。

   大禾人面纹方鼎

  商代大禾人面纹方鼎,唯一的以人面纹为饰的鼎。商代晚期。通高38.5厘米,口长29.8厘米,宽23.7厘米。宁乡县黄材镇出土。颜色碧绿,器身略呈矩形,口部略大于底部,两耳直立,四柱状足,足上部有兽面纹,器身外表四饰半浮雕的人面。人面围有云雷纹,人面的额部两侧有角下巴两侧有爪。

  人面纹方鼎呈暗绿色,体呈长方形,器物四面醒目的浮雕人面主题纹饰,给人以视觉上的强烈冲击,每张人面生动严肃,传达了一种肃穆崇高的美感,是研究古代思想意识祭祀风俗,以及审美意识的重要资料。

   立象兽面纹铜铙

  商代立象兽面纹铜铙,1959年出土于湖南宁乡老粮仓师古寨。湖南宁乡是考古发现出土了大量商青铜器的三大地方之一,被誉为南青铜文化心,从1938年开始,宁乡就不断出土考古价值艺术价值很高的青铜器数百件,其包括四羊方尊人面方鼎等。

  这件立象兽面纹铜铙颜色土褐,外形酷似两片合起的瓦块,虽然看似厚实笨重,制作却精细讲究。器物上部两侧有立象虎鱼和乳钉相间排列,粗大的变形兽面纹线条上还有云纹,器身的粗犷厚重和纹饰的繁缛精美兽面的抽象神秘和象纹的写实鲜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令人过目难忘。铙是一种乐器,经过测音,此铙不同的部位能够发出不同的声音。

   人物御龙帛画

  战人物御龙帛画,1973年出土于湖南长沙子弹库1号墓,距今已有2400多年,是我现存年代最为久远的人物肖像帛画,与人物龙凤帛画并称为先秦绘画艺术的双璧。

  人物御龙帛画因年代久远已呈棕黄色,整幅画画面布局得当,画面正描绘一有胡须的男子,龙鹭鱼以及舆盖等元素,各得其所,比例准确。绘画技巧上用笔细劲,富于曲折刚柔粗细变化,画幅那些向后飘拂的冠带和华盖上绦带的刻画,更使整个画面具有飞动之感,表现了楚艺术谲怪莫测的独特风格。

   黑地彩绘棺

  在地底下埋藏了两千多年的漆器艺术品,依然闪耀着令人目眩神迷的色彩。彩绘棺上穿梭于流云的神奇怪兽。该棺内髹朱漆,外黑漆为地,用朱白黑黄绿等颜色,绘出流动奔放的云气,云气间有一百多个形态各异的动物和神怪穿插其间,组成了五十七幅内容不同的画面,这就是汉代云气纹漆画的典型作品。

   T型帛画

  马王堆一号汉墓T形帛画,1972年出土于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时覆盖在汉墓的锦饰内棺的盖板上,考古学者多认为,其是出丧时作为遣车先导所打的幡。

  马王堆一号汉墓T形帛画整体呈T型,上宽下窄,是用三块单层的棕色细绢拼接而成。顶部裹有一根竹竿,并系以棕色的丝带,以便张举悬挂。帛画色彩艳丽,画幅大面积使用朱黄黑白等作为主色,人物景物用墨线细描,形象刻画细腻,以纯熟的绘画技法,以及繁复巧妙的构图,构成了这幅内容丰富复杂的画作。

   曲裾素纱褝衣

  素纱襌衣,西汉长沙利苍的妻子辛追夫人的随葬品,1972年出土于长沙马王堆辛追墓。出土时在一号墓葬具的一个竹箱子里,里面有锦袍单衣,还有裙子袜子,一十四件衣物。

  素纱襌衣以素纱为面料,由蚕丝织造,没有衬里,没有颜色,丝缕极细,织作精美。即使算上纹锦镶边的衣领衣袖口和衣襟边缘,整件衣服一只有49克,可谓薄如蝉翼,轻若烟雾,可以想象它所能营造出的朦胧美感。它被誉为西汉时期纺织技术的巅峰之作,是存世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制作工艺最精湛最轻薄的服装珍品。

   兰亭序

  湖南博物馆藏唐摹本兰亭序托名为褚遂良所书,正文绢质,黄褐色,又称黄绢本,被认为是仅次于唐冯承素神农本的精良摹本。

  因这卷兰亭序所用的是绢本,有些纸上的效果不易被体现出,再加上年代久远,绢色陈旧泛褐,使之与当时的艺术效果有一定的距离。但主要的笔意字形仍被保存下,能使人清楚地看到书写时行笔的轻重急徐,既展现了王羲之书法魅力,同时也呈现了唐代早期的书法风尚。该摹本为历代藏家所爱,在正文末行斯文之下有芾印子由二朱文印。卷前引首有明代著名书画家鉴赏家董其昌题墨宝二字。卷有明代书画鉴赏家项元汴藏印甚多。卷尾还有明代许初清代王澍贺天钧等人跋,多有赞美之词。

   皿而全铜方罍

  器盖铸有皿而全作父己尊彝八字铭文,器身则铸有皿作父己尊彝六字铭文。整器集立雕浮雕线雕于一身,造型庄重高峻,被誉为方罍之王,是青铜文化鼎盛时期的代表作品。此器于1919年出土于桃源,器身曾流失海外百年,2014年洽购回入藏湖南省博物馆,得以盖身合一,完罍归湘。

   人物龙凤帛画

  战人物龙凤帛画,1949年出土于湖南长沙陈家大山楚墓,是我发现时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人物肖像画之一。其与人物御龙帛画大致确立了工笔人物画的基本表现手法。

  人物龙凤帛画质地为深褐色纹绢,呈长方形,是用线描设色方法绘制的一幅构图简洁而意境深远的作品。其画面省略了一切背景,只着力表现妇人龙凤三个形象,以墨线勾勒及写意手法描绘,将羽飞动的凤鸟扶摇升腾的黄龙以及神态庄重的妇人放在一个空间里,形成一弛一张的鲜明对比,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

   朱地彩绘棺

  西汉朱地彩绘棺,1972年出土于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是西汉长沙丞相第一代轪侯利仓的妻子辛追的葬具。它出土时套在黑漆素棺黑地彩绘棺之内,是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四层套棺的第三层。

  朱地彩绘棺通体内外皆鬆朱漆,外表朱漆底上,又用青绿粉褐藕褐黄白等明亮的颜色,彩绘龙虎朱雀鹿和仙人等祥瑞的图案。每一棺面的纹饰图案各不相同,绚丽的色彩和迷幻丰富的图像形成富有音乐感的瑰丽的艺术风格,为世人呈现了一个楚文化流动飞扬变幻神奇的神秘仙境,是我漆器工艺史上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豕形猪尊

  豕形铜尊,1981年被湖南湘潭船形山一位居民发现,当时他正在整新房地基,挖出了这件猪形铜器。就古代青铜器的铸作看,以野猪作为器物形制极为少见,在现有的商代青铜器仅此一例,因此弥足珍贵。

  豕形铜尊造型逼真,有栩栩如生之感。器身呈站立姿势,整体比例关系与结构细节都比较精确,具有很强的写实性。其身纹饰精美和谐,头部阴刻兽面纹,腹背为鳞甲纹,四肢为倒立的夔纹,各种纹饰的变化与配合处理得恰到好处。尊为酒器,就古代礼俗考察,豕形铜尊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善于从农牧生活进行艺术创造。

  了解更多思迪SssD博物馆Vol.140 湖南博物

上一篇:【中心】合同逾期违约金般多少比例 下一篇:【材料】罗莱家纺罗莱家纺创业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