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法律经济学论文

  法律经济学论文范文第1篇

  法律是种特殊的行为规范,其重点是建立和维持反映统治阶级意志保障统治阶级利益的社会秩序。法律作为上层建筑,其核心内容就是对社会经济利益的界定与分配。法律在制定和实施过程,遵循或反映了如下经济学原理。

  人性本自私。经济学上的人,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人。只要没有外界的强制约束,为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他可以漠视包括道德在内的软约束,而随意采取自己认为妥当的手段以实现自己的目的。正如马克思所说,只要能保证足够的利润,资本家甘愿冒被送上绞刑架的风险。对人的这一本性,法律有着十分深刻的认识。人类的行为必须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否则任人类行为自由泛滥,带给社会和人类的结果只能是无边的黑暗。正是因为这一点,法律制度才有存在的必要。法律从古代的寥寥数条发展到当代的成千上万条,一方面反映了法律规范的不断完善,另一方面也证明法律对人性自私的观点不但没有改变反而不断强化。

  资源稀缺。经济学生和存在的根由,乃是因为自然界对人有用的资源并非源源不断用之不绝,而是有限的,消耗一点就少了一点。为此,经济学展开对人与有限资源之间关系的研究,目的是使人能在有限资源的条件下实现利益最大化。与此类似,法律对人类生存的处境也是有着清醒的认识。正是因为供人生存和发展的资源是有限的,法律就必须合理分配外界有限的资源,即俗话的定份止争。否则,人类之间为了争夺有限资源而爆发的冲突将永无休止。资源在法律上表现为物质利益,包括财权专有权等。资源必须在家个人个人之间进行合理分配,才能使有限的资源有明确的归属,从而充分发挥资源的价值。

  理性人假设。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假设就是人是自身利益的最佳判断者,也就是说人能充分认识事物的利害关系。经济学的这个假设,其实也是法律对人类行为能力的假设。一个人,除非他在智力精神健康等方面发育不完全或有缺陷,就应该对自己行为的性质和后果有清醒的认识。这样在社会生活,他能作出符合法律规定并且同时有利于自身的行为,包括社会通常交往行为和经济行为等。当他的行为逾越法律规定时,就应该对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因为他在行为之前就已经预见到了行为将生的后果。但是理性人假设毕竟是经济学的假设,实际情况是任何个人很难有如此渊博的知识,以使自己在任何处境下都作出同时符合法律规定与自身利益的决策。法律很难在智力与精神不完全或不完善的人理性人之间再模拟一个常人,这不能不说是法律的无奈。虽然,法律条文零星有社会通常的人的认识的规定,但其内涵很难界定,在实际操作也不可避免地会生种种分歧。

  成本与效率。经济学认为,人类的任何行为都要消耗一定的成本,经济生当然不能例外。经济学的意义,就是研究如何使投入的成本最少而出最多。作为人类实践活动之一,法律的制定执行也会消耗一定的社会成本,包括时间人力等。因此,法律在制定时就必须考虑法律成本与效率问题法律规范本身必须符合经济规律,经得起社会经济实践考验;法律实施包括遵守适用执行不但可行而且其所消耗的成本必须尽可能最低,同时取得的社会效应效率应该最大。如何实现这个目标,就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了。毕竟,理论上的目标要变成现实,其间要经历漫长的探索过程。我想,法律实践的意义也就在这里。

  法律经济学论文范文第2篇

  1月12日星期六

  1月13日星期日

  金融

  05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高等数学一  企业会计学  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民经济统计概论  应用文写作

  际贸易

  09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高等数学一  应用文写作  对外贸易  基础英语  际金融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餐饮管理

  18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餐饮业法规  大学语文

  工商管理

  76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高等数学一  应用文写作  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民经济统计概论

   生与运作管理

  会计

  03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高等数学一  应用文写作  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民经济统计概论  成本会计  管理会计  财管理学  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人力资源管理

  05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高等数学一  劳动经济学  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人力资源管理一  民经济统计概论  应用文写作  劳动就业概论  管理心理学  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市场营销

  07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高等数学一  广告学一  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民经济统计概论  应用文写作  公关系学

  旅游管理

  09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应用文写作  英语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公关系学  电子商

  15  市场营销三  电子商英语

   电子商概论  际贸易实三  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物流管理

  28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高等数学一  物流英语  英语一

   公关系学

   际物流导论  采购与供应管理

  65  人力资源管理一  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物流英语

  销售管理

  1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律师

  1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法律文书写作

   民事诉讼原理与实一

  法律

  12  民法学  法制史  民事诉讼法学  经济法概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行政法学  大学语文  刑法学

  社会工作与管理

  0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社会研究方法  公关系学

  行政管理

  01  人力资源管理一  公文写作与处理  社会研究方法  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管理心理学  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大学语文  公关系学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政治学概论  学前教育

  01  幼儿文学一  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学前心理学  学前卫生学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学教育

  0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大学语文  学班主任  现代教师学

  心理健康教育

  09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心理健康教育概论  家庭心理治疗

  汉语言文学

  14  文学概论一  古代汉语  当代文学作品选  古代文学作品选二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外文学作品选

  英语

  法律经济学论文范文第3篇

  专业代号

  专业名称

  4月18日星期六

  4月19日星期日

  下午14301700

  课程代号

  法律经济学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法律经济学 效益 资源配置 法律现实运动 法学泛经济化 法律的经济价值 定量分析 事前分析

  本世纪70年代以,一门新兴的边缘性交叉性学科法律经济学,作为一门新的法学流派,开始跻身于传统法学流派之林,并因其视角之新颖,方法之独特和实际的运用价值,越越引人注目,影响不断扩大,在法学界尤其在西方法理学界地位日益提高。法律经济学的研究已发展成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成为许多高等校的重要课程,并且拥有自己的专门的学术刊物和有关的学术研究机构。本文试图从法律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发展轨迹和当前研究状况方面对其作一个简单介绍,并予简略评析。

  一法律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所谓法律经济学,即用经济学的概念与方法去研究法律问题的一门学科。在西方尤其在美,一般将其称为法学与经济学。例如,该理论研究领域最具权威性代表性的刊物就冠名为法学与经济学杂志The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著名的法律经济学家波斯纳称其为法律的经济分析;此外,该学科还有一些类似的称呼,如法律的经济学研究经济分析法学等。概括而言之,它是一门由法学和经济学相互?B透相互融合而成的新兴学科。

  法律经济学是以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法律的成长结构效益及创新的学说,其核心思想是效益。即要求任何法律的制定和执行都要有利于资源配置的效益并促使其最大化,以最有效地利用资源,最大限度地增加社会财富。它几乎涉及到所有的部门法领域,既包括民法经济法,又包括宪法刑法行政法等。其研究目的在于建立解释法律现象与现实的全新的方法论结构体系,提供从法律的价值等基本理论到具体法律制度的分析工具,它可用服于整个法律制度,也包括经济法制的变革和完善。1

  二法律经济学的发展轨迹和研究现状

  对法律进行经济分析的思想自始就有。古希腊柏拉图的理想的法律篇,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就有了用经济观念分析法律规则的思想。到十九世纪叶,马克思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马认为,无论是政治的立法或市民的立法,都只是表明和记载经济关系而已。2

  法的关系正像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本身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3在资本论,马克思更是广泛地论及了法律与经济的辩证关系。因此,有人称马克思主义的法学理论为经济学研究的法理学。

  而经济学与法学的真正结合肇始于本世纪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由于当时严重的经济危机所造成的对社会经济秩序的剧烈冲击使法律在此时显得苍白无力与无能,促使人们寻求新的法律模式。这就必然要求改变传统的法学研究内容,改变纯粹的逻辑推理式的法律演绎和归纳法,于是在美兴起了法律现实运动。人们开始将法律与包括经济在内的相关学科结合起进行研究,以便能对已经出现的社会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在此背景下,美芝加哥大学法学率先酝酿课程设置的改革,经济学开始成为法学的正式课程,芝大也由此获得法律经济学发祥地的美誉。1958年,芝大法学经济学教授阿隆?迪莱克特Aron

  Director创办了法律经济学方面的最具权威性代表性并对该学派的发展生了巨大促进作用的学术刊物法学和经济学杂志,该杂志对推动法律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直到本世纪六十年代初之前,法律经济学仅局限于分析反托拉斯法等少数政府管制经济的成文法规,被人称为旧的法学与经济学。4到六十年代初,芝大法学高级研究员科斯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社会成本问题和卡莱布雷斯的关于风险分配和侵权行为法的若干思考这两篇论文的发表才改变了这一局面,被认为是开辟了新的法学与经济学的广阔领域。到了七十年代,是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并逐渐走向成熟的时期,其主要标志是芝大法学理查德??A?波斯纳Richard?A?posner的法律的经济分析一书的发表。该书后多次再版,成为法律经济学史上的经典性著作。在该书,波对法律经济学的有关理论进行了深入系统的阐述,并且几乎对所有的部门法领域进行了经济分析。至此,法律经济学作为一个新的法学流派,终于以其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独特的研究方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而臻于成熟,并为人们所接受。

  法律经济学在其短短的几十年里就象是澳大利亚的兔子,在知识生态学找到了一块真空地带,并以惊人的速度填补了它,其发展与成就越越受到人们的瞩目。法律经济学的理论研究日益繁荣与深入,法律经济学的影响日益增强,其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已由最初的一枝独秀到进入春色满园,越越多的法学与商学开设了法学与经济学课程,有关论著接连问世,学术刊物日益增多,除原先的法学与经济学杂志外,又创办了法学与经济学研究法学与经济学评述法律经济学和组织杂志法和经济学际评论等刊物。法律经济学也不仅仅囿于学术研究的闺房,而开始向司法渗透并对司法活动生影响。如在威廉诉英格理斯一案,法官为了支持自己的判决,在判决将均可变成本和边际成本曲线以及有关它们同确定掠夺性定价的做法之间的关系的讨论也包括进去了。5⑤在美利坚合众政府诉卡罗尔拖轮公司一案,法官汉德Learned

  Hand提出了著名的汉德公式BPL,即只有在潜在的致害者预防未事故的成本于预期事故的可能性乘预期事故损失时,他才负过失侵权责任。6

  法律经济学最早诞生于美,但其迅速在各传播,日益成为一种具有际影响力的法学流派。在我,几年,法学与经济学相结合的研究也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虽相对于美等家,我法律经济学研究还处于萌芽阶段,但正如专家指出我目前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归根到底是通过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企业与职工职工与职工之间的权利与义的分配与再分配,使权利与义及其界限最优化,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我们的立法与执法应当适应这种改革,把效益作为分配权利和义的基本标准。为此,加强对西方经济分析法学的研究,吸收其合理成分,用效益论补充和改造我们的法律理论,是完全必要的。7 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以经济角度对既有的法律重新评价分析,同时设计出以效益优先,有利于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的法律法规,对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繁荣,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对法律经济学的几点认识

  法律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从诞生发展至今,一路上都伴随赞誉与诋毁,既有人为之喝彩,也有人不以为然。本文试图从价值观与方法论上对其作简略评析

  无疑,发展经济与弘扬法治是人类的同目标。法与经济作为社会的两大主题,已构成时代的基调。如果用单纯的法学或经济学的原理去评价某种经济现象或社会现象,无论如何都是只窥一斑。法律经济学以其新颖的视角,独特的研究方法将两大目标关联在一起,成为本世纪法学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重大创新。正如西方学者指出在以往五十年,法学思想方面发生了一种转向于强调经济的变化,把追求最大限度的需要作为重点。8但另一方面,过分的法学泛经济化,抬高经济分析方法而贬低排斥其它传统的研究方法对法学的健康发展无疑是有害的。经济学理论在法律的具体应用首先应体现在价值层次,亦即在公正正义等基本价值名目,为效益跻出一席之地,形成正义与效益双重标准的法律价值观;其次在立法执法等层次上,应贯彻效益优先思想,突出法律的经济价值,并以此作为评判法律优劣成败的一个客观标准。

  在方法论上,法律经济学别具一格,它运用经济学尤其是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法律进行分析,具有明显的定量分析的优势,它使人们的思维更趋于准确。经济学的优势在于它是一种事前分析,而法律仅仅是一种事后的补救措施。法律经济学将事前分析的方法引入法学研究,可以对新法的制定或法律的修改后果进行事前分析,预防或避免法律制定的重大失误。这种方法大大开拓了传统法学研究方法的视野,丰富了法学研究的内涵,是法学研究方法论的重大变革。但认为经济因素能解释人类行为的所有方面,以经济学概念将正义权利义过失等传统法学概念取而代之,将法学泛经济化无疑也是有失偏颇的。因此,实事求是地说,经济学方法只是研究法学的一种方法,我们不能片面强调其作用。要知道,任何一种法学流派,都有其缺陷和适用界限。但必须有一点明确,那就是运用经济学原理与方法分析法律问题不仅重要而且必要。深入研究这一理论并将其运用于我的法学研究和法制建设,对保障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 吕忠梅刘大洪经济法的的法学与法的经济学分析,检察出版社1998年版,第202-203页。

  2马列斯论法,法律出版社1986年版,第17页。

  3马列斯论法,法律出版社1986年版,第19页。

  4 Richard A Posner The Economic Approach To Law ,第21页

  5 克拉克森和米勒业组织政府证据和公政策,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677页。

  6 张乃根经济学分析法学,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第20-22页。

  法律经济学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法律经济学法律的经济分析经济分析方法法学方法

  壹引言

  法律经济学Law and Economics又称为法律的经济分析Economic Analysis of Law, 1也有人称为经济分析法学 2,指适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到整个法律体系 3,具体地说,就是以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法律问题,或以法律为分析的对象,而以经济分析为分析的方法。 4年采用此研究方法以解释适用法律的法律学者有逐渐增多的趋势 5,这代表法律经济学在我已逐渐受到重视,从纯粹介绍迈向移植的阶段。然而要使该学科继续蓬勃发展,进而确立成为本土法学的一个独立学科,则尚有许多事项有待法学者同的努力,其又以建立一个易于我学者和学生学与沟通的法律经济学基础理论最为重要。因为有了容易学的基础理论,懂得使用此种研究方法的人就会大量增加,自然有助于此学科的蓬勃发展。而使用此方法从事研究的人如有同接受的基础理论,也有助于彼此的沟通讨论,尤其对于不同学科领域的学者如法律学者和经济学者之间,同接受的基础理论将是法律经济学此一跨科际研究的基础,经济学者和法律学者应有此一同的体认而同努力促成此一同接受的基础理论早日形成。 6有了同接受的基础理论,将有助于检视经济分析的正确性和说服力,进而促进此学科的客观化和蓬勃发展。

  我学者在使用经济分析方法时,大多是将经济分析的基础理论视为当然之理,不加解释说明,对于一个发展成熟的学科,或读者对于基础理论已有相当的了解的情形,此一研究或写作方式并无问题。然而,对于法律经济学而言,内仍然处于概念形成的初步发展期,大多数法律人对此方法都感陌生,也谈不上使用此方法从事研究,如无基础理论作为学的基础,则欲了解进而使用此方法也就十分困难。况且,任何制度的移植,必须经过融合的过程,法律学又具有相当的地域特性,经济学即使较具际特性,经济学如同法学也有许多学派,有不同的学说,易言之,即使法律经济学在外已有成熟的基础理论,但这仍然是外的物,并不当然可以适用于我,一般人也无从直接吸收外已成熟的法律经济学基础理论,因此,我有必要建立法律经济学基础理论,以促成法律经济学的普及化与客观化。

  本文第二部份首先介绍经济分析的最基本观念,并说明法律学领域适用经济分析方法的空间;第三部份叙述两个主要法律目的-财富极大和公正义,以及从事经济分析所使用的方法序列分析财富极大成本极;第四部份阐述法律手段的成本及其与精确的关系;第五部份说明经济分析的限制,以避免有经济分析万能的错误印象;第六部份说明经济分析所采取的四个步骤;第七部份归纳前述观点,作为本文的结论。本文以简单的概念将经济分析的基本观念两个主要法律目的比较方法法律手段的成本及其与精确的关系经济分析的限制和分析的具体步骤分别加以说明,希望有助于内的法律人对法律经济学的认识与学,以及经济分析过程和结论的客观化。作者是法律人,本文许多论述在经济学家眼或许仅是雕虫技,但作者认为对法律人研究方法的选择却有重大影响,本文也以使法律人能认识与学法律经济学,并确立经济分析成为法律学的一项主要研究方法为主要目的,本文是一项大胆的尝试,希望内法律学和经济学者能多加指教,作者将感激不尽。

  贰一个基本观念经济学是研究选择的科学

  一 概说

  在内提到法律的经济分析时,有些法学者的反应是「这只不过是在法律人面前讲些经济,或在经济人面前讲些法律,也有些法律人的反应是「法律的目的不仅在经济效益,还包括公正义。这两种反应代表著相当多数法律人对法律经济学的观念,前者显然是种偏见,因为法律经济学能成为一项学科,在美更是法律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其内容当然不是如此空洞无价值。后者的反应较为肯,但是仍然是因为不了解法律经济学才会有此评论,因为公正义不必然是和经济效益相冲突,经济分析时也不以金钱或经济效益为唯一的判断标准 7.因此,在探讨法律经济学前,必须先对经济分析的「经济二字有基本认识,也必须明白效率一词的意义,更应理解经济分析必须根据许多假设,假设在通常情形必须是成立的,经济分析的结果才有说服力,而能成为法律的原则规定,基于此三项认识才能正确了解法律学适用经济分析的空间。

  二经济学的定义

  一狭义的经济学

  经济学是一种行为科学,主要用研究如何选择具有多种用途的有限资源,以生物品或劳,供应目前与将之消费 8. 这是狭义的经济学。

  二 广义的经济学

  广义而言,经济学是研究人类所有的决策行为,因为任何一项决策,都要有所取舍,都是一种选择 9.

  由以上定义可知,经济学探讨的对象不仅是金钱或财货此为一般人所理解的经济学,也包括其它人类所有的决策行为,简言之即是选择,所以广义的经济学即是,在一个资源有限的世界相对于人类的欲望作理性选择的学科 10,而「经济学也可以「选择二字加以理解,也就是「理性的选择,法律见解和制度的选择亦在广义的经济学的范畴内, 11 法律经济学所探讨的对象即包括所有法律规范的选择,法律的经济分析也可以定义为理性选择法律规范,在对法律规范为探讨时论及经济分析,也是指理性选择而言,这是学法律经济学所必须建立的基本观念。

  三以效率作为选择时的指导原则

  经济学家所普遍采行的效率定义是严格的效率定义,是指社会资源分配的情形,重分配无法使某人更好而不伤害其它人 12,或资源不管再怎幺重新配置使用,都没有办法使某些经济个体获致更高的利益,而同时却不损及其它经济个体的利益 13.此一效率的概念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柏雷托Vilfredo Pareto首先提出的,所以又称为柏雷托最适境界 14,于该境界下,社会上的任何改变均无法在不损及某些人的情况下,而有益于另一些人。如果依法律规定,在不减损他人分配的利益前提下,尚可增加某些人的分配量,即表示伯雷托最适境界尚未达成,因此,将经济大饼做到效益最大是达到伯雷托最适境界,或经济效率的必要条件 15.

  也有人将效率定义为财富极大化wealth maximization,或资源分配的情形价值达到最大, 16如采此一的定义,则效率的概念即与财货的分配无关,也与公与否无关。然而,如采前述定义,财货的分配及公非不可引进效率的概念,这是从事经济分析时所必须先厘清的观念。

  无论对效率采何种定义,效率都是经济分析时的标准,只是如以财富极大做为的效率概念,则必须注意到并未考虑公的问题,而如采柏雷托的效率概念,若事先已将公纳入效率的考量,则无须另外考虑公的问题。本文则采经济学家所普遍采行的效率定义,因此,本文主张经济分析时以效率为选择的标准时,不仅将财富纳入考量,也将公纳入考量,如此,才能同时纳入经济学所重视的财富极大的概念和法律学所重视的公正义的概念,作为选择时判断的因素,显示法律经济学结合法律学和经济学二者研究之特色。

  四理论与假设的提出与验证

  经济学家大多仰赖经济学理论解释经济如何运作,理论就是一套经由逻辑推演或事实归纳出的「因果关系,以及对此关系所提出的解释。 17换言之,只是对于特定事实的关连性解释,而此一解释是形式上值得相信与合乎逻辑的。

  一理论与假设的提出

  经济理论是建立在经济事实上,但为一简化的事实,简化是假设的主要功用,假设其它条件决定因素不变是任何理论所必须的,所以,没有假设就没有理论 18.一个理论通常由一个以上的假设所构成,而假设也是就特定事实关连性的描述,理论通常包括若干「若A则B的假设型态,下列是两个假设的例子「若一项商品的价格下降,则人们买该商品的数量会增多。「若收入增加,则人们会增加消费或储蓄 19.

  可是理论隔离了许多所解释现象的决定因素,如被隔离的决定因素也对所解释的现象有重大影响,忽略了这些因素对被解释现象的影响,将对理论的可靠性及所引申结果的正确性生影响。以限定的几项因素去解释现象的过程就称为简化或抽象化abstraction 20.抽象化也是简化的结果,因此,理论必然是抽象的,因为它隔离了许多可能是重要的决定因素,建立在简化的事实上,所以,抽象的理论是否可靠,就必须经过验证,才能用解释特定事实的关连性,解释的结果才不致于偏离事实。

  二理论与假设的验证

  既然理论是与真实的世界有隔阂,有必要检验理论的可靠性。例如,有人提出一个理论较高的咖啡价格导致人们减少咖啡的购买量。此一理论似乎很合理,但符合事实吗?就必须经过事实的检验,如果经由搜集的统计数据加以观察,果然符合此一理论, 也只是此一资料未能证明此理论错误,但是并不因此即证明此理论无庸置疑,因为不同时间和地点所取得的统计数据仍可能与此理论抵触,当所获得的统计资料与此理论不一致时,此理论即必须重新建构或修正 21.

  例如,从美一九七四年到一九七九年所得到的统计数据显示,鸡蛋价格大幅度减低,但均每一个人对鸡蛋的消费量几乎维持不变,此一统计数据即抵触「较高的物品价格促使人们消费量减少的理论。在此种情形,我们可以说此一理论不适用于鸡蛋或者我们修正此一理论使其可以解释为何鸡蛋是此一原则的例外,机蛋的例子意味著价格以外的因素会影响人们消费,在美七0年代有人指控鸡蛋的摄取减少了人们的寿命,此一指控虽有争论,但也指出了不受大众喜好的讯息曝光也会影响消费量,所以此一理论即有必要重新建构为「假设其它条件不变,较高的物品价格促使人们消费量减少。 22.

  以上的例子即说明了科学的方法如何适用在一个简单的经济理论,建构理论搜集事实检验理论及修正理论此四个步骤就是科学的方法,使用科学方法的经济理论使我们得以理解复杂的世界,理论可以说明有待搜集的事实和尚未发生的事件,也就是说,理论可以作预测 23.藉由理论的预测功能,即可以指引人们行为的方向。

  五法律学领域适用经济分析的空间

  广义经济学是研究人类所有的决策行为,法律制度的选择亦是一种决策,因此,亦适合作为经济分析的对象。经济分析有助于人们的决策行为主要在两方面,一是指出达到某一目标的最有效途径,另一是厘清价值冲突,有助人们做取舍 24,当然藉由前二者也可以评估现行制度的妥当性,因此经济分析可以适用在任何法律领域 25,针对此一论点,详细检视如下

  一法律未明文规定的事项

  现代法律虽然多如牛,但仍有许多法律所未规范的事实,例如优先购买权契约加盟店契约不动分时享有real estate timesharing等常见的交易型态,法律并未规定其性质与效力,经济分析协助法律人预测所采见解可能发生的影响,自然有助于法律人对于此类事项法律效力的解释,因此经济分析对此部份十分助益 26.

  二法律已明文规定的事项

  有些事实法律已有明文规定,但有些文义上很明确,有些则不明确,然法律的文义即使很明确,有时文义仍有解释的空间,即使文义上毫无解释的空间,也不当然依文义加以适用,因为仍有类推适用或目的性限缩的可能性,因此,在此情形仍不妨碍经济分析方法的采用,以下详细加以说明

  1.文义不明确

  有些事项法律虽有规定,但文义上并不十分明确,例如,民法第二百一十八条之一第一项规定「关于物或权利之丧失或损害,负赔偿责任之人,得向损害赔偿请求权人,请求让与基于其物之所有权或基于其权利对于第三人之请求,依此条规定赔偿义人固然得向损害赔偿请求权人请求让与其对于第三人的请求,但赔偿义人可否请求损害赔偿请求权人让与其所有权,即有争论,此种情形即是法律有规定,但文义不明确的情形。另外,例如土地法第一百零四条规定「基地出卖时,地上权人典权人或承租人有依同样条件优先购买之权。房屋出卖时,基地所有权人有依同样条件优先购买之权。其顺序以登记之先后定之。前项优先购买权人,于接到出卖通知后十日内不表示者,其优先权视为放弃。出卖人未通知优先购买权人而与第三人订立买卖契约者,其契约不得对抗优先购买权人。 所谓「其契约不得对抗优先购买权人究指债权契约还是所谓的物权契约?不得对抗究指债权效力或物权效力?均非依文义即可得出答案,而值得进一步探讨。因此,经济分析在此应用之空间即十分宽广。

  2.文义明确

  文义明确在此仅指文字意义上明确,但不排除文字的意义范围有宽狭的情形,换言之,文字虽然明确,但不排除有解释的空间。分别说明如下

  1文义有解释的空间

  文字明确但有解释空间的情形,有时候是因为文字上本身即有解释的空间,例如「处分一词的意义包括事实上的处分债权处分和所谓的物权处分,在民法第八十四的处分一词,通说 27认为包括债权处分和物权处分,但在民法第一百一十八条第一项通说 28却认为仅包括物权处分,因此,同一字眼在同一法典即可能有不同的意义。另外也有因为法律用语的精简造成有解释空间的情形,例如,民法有许多准用的条文 29,准用时是构成要件的准用或法律效果的准用,构成要件准用的情形,准用条文的构成要件是否与被准用条文的构成要件相同,如有不同应如何解释,都留给法律人许多选择的空间。文义上和准用上既有选择的空间,则亦有经济分析的空间。

  2文义无解释的空间

  即使文义明确而且文义上没有解释的空间,在解释适用上并非即没有解释的空间,因为还有类推适用或反面解释以及目的性限缩或依文义加以适用的选择空间。

  1类推适用或反面解释

  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因不可归责于债人的事由,致给付不能者,债权人有代偿请求权。民法第二百二十六条系规定因可归责于债人的事由,致给付不能者,债权人得请求赔偿损害,并无代偿请求权的规定。面对此种情形,法律人究竟应选择类推适用或反面解释,即认为在第二百二十六条的情形也有代偿请求权或无代偿请求权,即值得探讨。经济分析即有助于法律人就此问题做出理性的选择。

  2目的性限缩或依文义加以适用

  此一类型强调文义上几乎无解释的空间,但因个案类型特殊,究竟应依文义加以适用,或者认为个案类型不同而应为不同处理,就此情形也引起法学者的讨论 30,应如何适用也有选择的空间。例如已废除的女子离婚后的六个月待婚期间的规定,未废除前,如有一女子已证明不可能再怀孕,基于女子待婚期间的规定是为了避免血统紊乱,女子如无再孕的可能,条文虽无排除适用的规定,是否应目的性限缩 31,使该女子的情形无此规定的适用,或依文义加以适用,使该女子的情形仍有此规定的适用,也有选择的空间,换言之,亦属于经济分析的空间。

  叁两个主要法律目的及其分析方法

  经济分析既然就是理性的选择,则必然是基于一定的价值为追求的目的而选择法律规范,为达到某一目的,法律规范本身是一种手段,手段有其成本和限制,而且手段的精确性也是选择时的另一项判断因素。法律手段的成本将于下一部份加以探讨,本部份先说明法律的两个主要目的及其比较方法。

  二两个主要法律目的

  所谓法律的目的,即代表法律所追求的价值,也就是人们追求的目标和价值。价值一词在本文是指对的值得的或意欲的标的之抽象概念,也就是原则或标准,或本身可以作为手段或目的之标的 32.社会学家Maslow认为人类有五大欲求,即生理的欲求安全的欲求爱的欲求自尊心的欲求自我实现的欲求,此五种欲求是人们追求的目标,因此,符合此一价值的概念。然而此价值与经济学通常所称的价值不同,经济学通常所称的价值是交换价值,也就是一般所称的价格。

  经济学所指的价值是指某一人购买某一商品所愿意 33支付的价格,或某一人拥有此商品,他出售此商品索取的价格 34,经济学的概念与本文所指的价值较为接者应该是效用Utility,效用是人们享用商品和服所得到的满足, 即前述五大欲求的满足,亦即欲望满足的程度,也就是快乐和福祉,追求效用极大是经济学认定人类选择决策的基础 35,也是选择的最终目的,而效用的源可以五花八门,然而大略也不脱离公正义和财富极大两大范畴,因此,与本文所称的价值可以相衔接。即以「公正义和「财富极大做为价值判断的基础, 36此亦为法律之两大目的,详细说明如下

  一财富极大

  狭义的经济学主要用來研究如何選擇具有多種用途的有限資源,以生產物品或勞務,供應目前與將來的消費,已如前述,這也是一般人對經濟學的認知,認為經濟學探討對象以財貨,或能夠量化的事物為主,而财富极大化也有学者把它作为效率的定义 37. 虽然,效率一般的定义是指社会资源分配的情形,重分配无法使某人更好而不伤害其它人。所以,一般的理解,会将效率认为是一种价值,然而,严格说,效率仅是描述一种现象,真正的价值如采狭义见解,指可以量化的事物或法律所称的财权,也就是是指财富或经济效益,而追求财富极大就成为一种目的或价值。如将价值采广义见解,将经济学上所称的无法量化的事物,或法律上所称的非财权也纳入效率考量,则此种无法量化的价值即可以公正义涵盖,所以,财富极大与公正义即可视为经济分析时,所必须权衡的两种价值。

  二公正义

  一般人认为经济学所追求的目标主要是财富极大,然而经济学的分支,财政学公经济学福利经济学也有关于「公的讨论,所以,效率的判断上也不完全忽略公的概念。尤其在现代社会人们无法独善其身,况且贫富不均有时亦是社会动荡原因,所以不得不考虑到公,也就是法律人所讲的公正义,虽然公正义的观念可能包含较为广泛,但正义是个不确定的概念 38,而且因人而异,欠缺统一的标准,本文宁愿以公作为公正义的概称,并以之作为经济分析的基础。

  公有时符合财富极大,例如依每人的贡献而分配财货隐含的公观为,各尽所能各取所值可以鼓励人们努力工作符合效率,但公的概念在许多情形和财富极大却是相抵触,例如对现在和将均无谋生能力的人为给付,因无法期待这些人回馈社会,所投入的资源无法得到回报﹐并且可能会加重现有纳税义人的负担,造成工作意愿的降低,甚至诱使有谋生能力的人也选择不工作或假装无法工作以领取此种给付,因此,对于财富极大有负面的影响。然而如认为投入的资源可以满足人们扶弱济贫或其它需求的满足,虽是不符合财富极大的行为,人们仍然照作不误,所以,公也是法律不可忽视之目的 39.

  分配的目标是法律所不得忽视的问题, 40而却为经济学者所无法回答的问题, 41 在经济分析时如未能考量分配的目标,将导致经济分析的结果不为一般人或法律人所接受,甚至进而批评甚至敌视经济分析方法于法律学的适用, 42因此,经济分析时纳入公正义相关的价值为衡量实属不可或缺。 43为了公的理想,欲选择不符合财富极大的政策,如全民建保,此种社会福利制度亦可有许多不同的方案,在不同的方案作选择时,财富极大也是必须考量的一个标准 44,如此,才能以较少的资源达到相同的公的理想。

  三分析方法

  法律所追求的目的代表人们的福祉,然而法律手段有其成本,所以,在达到福祉时也不能忽略成本,福祉减去成本为净福祉,选择时应以净福祉为比较的基础。因此在选择或解释法律规范时,应同时考量效用与相对成本大,即追求效用极大与成本极。故而将经济分析运用于法律规范之选择与解释时,可依情况分别从效用大或成本大的比较著手,或同时进行成本效用的分析成本效益分析法

  二效用极大

  所谓追求效用极大,是指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使用或消费,以使效用达到最大 45,然而效用是个人内心主观的满足程度,如何从人类外在行为,衡量内心主观的满足程度,确是一个难题。这当然也是采用经济分析会令人质疑的地方,因无法衡量,自然无法比较大。不过这个难题并非无法解决,解决的方法之一,认为实际在做选择时,并不一定要把效用量化,只要能够排序,分出大顺序就可以序列效用分析法;另一种方法,就是以财富极大代替效用极大。

  1.序列分析

上一篇:【数据】患上生殖器疱疹对生活有哪些影响?